比亞迪第 500 萬輛新能源車下線過程中面臨了哪些挑戰

比亞迪第 500 萬輛新能源車下線過程中面臨了不少挑戰。

首先是內部對于堅持走插混路線存在爭議,但比亞迪咬牙堅持。

在早期發展階段,從 2010 年至 2019 年,平均年銷量不算高,只有 46.2 萬輛,平均凈利潤也僅 18.9 億元,可研發投入卻高達 434 億元,資金壓力大。

在市場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尚未成熟,消費者接受度有限。

但比亞迪沒有放棄,一直堅持技術研發。比如 2006 年研發成功第一款搭載磷酸鐵電池的 F3e 電動車,2008 年推出首款混動車型 F3DM。2021 年推出 DM-i 插混系統,還推出了刀片電池、DM 混動、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云輦等一系列顛覆性技術,筑起技術護城河。

明確自身市場地位,提供低中高端品牌系列,以性能優勢控制“三電”核心技術,并不斷迭代更新。

正是克服了種種挑戰,比亞迪才能實現第 500 萬輛新能源車下線的成就。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榮威i5
榮威i5
6.89-9.09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軒逸經典的降價幅度并不固定,最大可達 3.88 萬元。其官方指導價在 10.86 萬到 12.26 萬元之間,而優惠后售價低至 6.98 萬元起。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受多種因素影響,降價幅度會有所差異。有些地方除了常規優惠,還會有補貼等額外優
大眾甲殼蟲經歷了三代車型的演變。第一代誕生于 1938 年,經典圓潤的造型、簡潔的車身線條與精致簡約的內飾令人印象深刻,常現身于影視之中。第二代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推出,外觀線條更流暢,內飾增添人性化元素。第三代于七十年代問世,外觀更個性化,車
一汽奧迪公司的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長春、天津和佛山。長春作為重要生產地,承擔著奧迪 A4L、A6L 以及 Q5L 等經典車型的生產;天津工廠專注于 SUV 領域,生產奧迪 Q3 車型;佛山的華南基地則負責奧迪 A3 兩廂和三廂車型的制造。這些
新型能源汽車主要類型有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由兩個或多個驅動系聯合組成,能根據不同行駛狀態靈活供能;純電動汽車以蓄電池等為動力源,安靜且零排放;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