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停車系統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自動停車系統從 1992 年大眾展出的 IRVW Futura 概念車帶來自動泊車概念開始,歷經數十年發展,已從簡單倒車輔助進化到高度智能的無人自主泊車階段。早期,倒車主要依靠駕駛員感覺,后來陸續出現倒車喇叭、雷達防撞裝置、倒車影像等輔助設備。接著半自動泊車登場,仍需人為介入。如今,記憶泊車、無人自主學習泊車等新技術不斷涌現,部分車型已實現人下車后車輛自主完成找車位、泊車、避障等一系列操作 。
1992 年,大眾的 IRVW Futura 概念車帶來了自動泊車的理念,車內配備計算機控制泊車系統,盡管當時未實現量產,卻為這項技術播下了希望的種子。此后,眾多車企紛紛發力。2003 年,豐田在日式普銳斯混合動力汽車上提供了可選的自動泊車功能,到 2006 年,英國駕駛員還能付費增添此功能。2004 年,瑞典 Linkopeng 大學學生與沃爾沃合作開發的 Evolve 汽車,實現了自動順列式駐車,西門子 VDO 也在積極開展相關研發。
半自動泊車技術逐漸嶄露頭角,不過在操作過程中,還是需要駕駛員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干預。隨著時間推移,技術持續升級。如今,自動停車系統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像比亞迪推出的“易四方”泊車技術,實現了完全無駕駛員操作的自動泊車,令人驚嘆。
在技術層面,自動泊車系統不斷迭代。從早期單純的倒車雷達,到 APA(自動泊車輔助系統)、RPA(遙控泊車輔助系統)、HPP(記憶泊車),再到最高級的 AVP(自主代客泊車),每一次升級都帶來更便捷、更智能的體驗。
自動停車系統的發展歷程是一部不斷創新、突破的科技進步史。從概念的提出到如今各種先進技術的實現,它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泊車方式,為駕駛帶來了更多便利。未來,隨著智能視覺處理和高精度室內慣導定位等技術的普及,自動停車系統必將更加完善,給我們的出行生活帶來更多驚喜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