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不同車型的汽車座椅調節方式有何差異
不同車型的汽車座椅調節方式有差異。
手動調節的座椅,通過拉高把手前/后調整座椅,調整與方向盤與踏板之間的距離;向上拉動手柄并手動前/后移動坐墊,改變坐墊長度;上/下扳動可升/降坐墊前緣;上/下扳動操縱桿可升/降座椅;轉動控制旋鈕可更改靠背傾斜角度。
電動調節座椅,通過向上/向下/向前/向后按下四向控制器激活并使用腰部支撐控制;上/下調整控制器可升/降坐墊前緣;上/下調整控制器可升/降座椅;前/后調整控制器可前/后移動座椅;前/后調整控制器可更改靠背傾斜角度。
座椅高度調節很重要,太高會影響遠處視野,頭頂離車頂棚 1-2 拳,保證眼部水平線高度位于車輛前擋風玻璃垂向距離的中心偏上位置就行。
座椅前后調節要保證腳能完全踩下離合器和剎車踩到底,手扶方向盤時手臂稍有彎曲。
靠背角度別太直或太躺,大概人體的軀干和腿部呈現 95~105 度,讓背部和肩膀都能接觸靠背。
頭枕高度要與頭部平齊或頭枕中間柔軟部位與耳朵上沿平行,頭枕中部最柔軟能保護頭部和頸椎。腰部支撐調節對長途駕駛很重要,別調太高或太低,適中為好。座椅記憶功能的車型能保存座椅位置。學車時調整座椅要選舒適位置,身材矮小的可把座椅靠背調直或抬高。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智能汽車換鑰匙和普通汽車在功能、開啟方式、使用工具、電池型號以及價格等方面均有不同。智能車鑰匙功能更多,具備無鑰匙進入等功能,普通車鑰匙主要用于開關車門等。開啟時,普通車鑰匙用平口螺絲刀直接打開,智能車鑰匙開啟方式多樣且復雜。工具上,智能車
電摩和摩托車在駕駛操控感上存在諸多不同。電摩一般自重較輕,多在70公斤以內,時速通常不超40公里,動力源于電瓶電力,整體構造相對簡單,易操控性較高;而摩托車自重可達120公斤以上,速度能輕松超過100公里,動力依靠油料燃燒,動力更強。并且摩
小型救援車在長途救援中需要注意諸多方面。出發前,要全面檢查被拖車輛和拖曳車輛的狀況,確保被拖車輛手剎松開、擋位掛入空擋,輪胎正常,拖曳車輛的剎車、燈光等部件良好;同時,根據情況選擇適配且質量可靠的拖車工具,如制動正常用拖車繩,失效則用硬連接
選耐高溫油漆,需結合實際需求,像有機硅、無機硅等系列各有優勢,諸多品牌也各擅勝場。高溫油漆能經受高溫氧化和其他介質腐蝕,分有機硅和無機硅等系列,具有防腐、防水等作用。不同種類的耐高溫漆耐溫范圍有別,比如有機硅耐高溫漆耐溫 200℃至 120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